回首頁
回第09期
為何知識論始終未能獲得中國哲學的青睞
以哲學史上三場爭辯為例
全文閱覽
作 者 林鎮國
作者簡介 林鎮國為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和碩士,美國天普大學宗教研究博士,現為政治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、宗教研究所合聘教授。專長領域為佛教哲學、中國哲學、跨文化比較哲學。
本文出處 本文是2011 年9 月香港中文大學「丘鎮英講座」講稿的第二篇。後來收入作者著作《空性與方法: 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》(2012),政大出版社。講稿第一篇已在本刊第7 期刊出。
延伸閱讀
- 林鎮國《空性與方法: 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》(2012),政大出版社,收錄「丘鎮英講座」兩講稿為一、二章。另有佛學相關著作:《空性與現代性: 從京都學派、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》(1999),立緒;《辯證的行旅》(2002),立緒。
- 吳汝鈞《佛教知識論:陳那、法稱,脫作護》(2015),學生書局。
參考資料
[1] 熊十力,《原儒》(台北:明倫出版社,1972年影版),頁5上。參見:景海峰,《熊十力》(台北:東大,1991),第六章,「量論索跡」。
[2] 呂澂,〈談真如〉,《呂澂佛學論著選集》,第一輯(齊魯書社,1991),414:「此無我所顯亦永久如是之相,為真如,為法性,皆依境言之也。」
[3] 「所覺者心之理也,能覺者氣之靈也。」「心者,氣之精爽。」《朱子語類》第一冊(北京:中華書局,1986),頁85。●
[4] 《朱文公集》卷第六十七,雜著,引自牟宗三,《心體與性體》(台北:正中書局,1969),第三冊,頁331 。
[5] 同上注。
[6] 陸象山,《陸九淵集》(北京:中華書局,1980),頁491。
[7] 同上,頁487-488。
[8] 贊寧,《宋高僧傳》,大50‧727‧上。
[9] 參考廖明活,《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和開展》,第六章,「慧沼的佛性思想」。
[10] 同上,77-78/362, 367。
[11] 《究竟論》,卍續95‧495下。又見《權實論》,久下本69-79/332-336。後者引證經論略有不同。
[12] 《慧日論》,大45‧426中。參見久下本《權實論》,92-93/420, 424。
[13] 《瑜伽師地論》,大30‧589上。
[14] 《慧日論》,大45‧429上。
[15] 《慧日論》,大45‧426中。參見蓑輪顯量,〈真如所緣緣種子と法爾無漏種子〉,61。
[16] 《慧日論》,大45‧426下。